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走近作者
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整体感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贬谪地之僻,被贬时间之长)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故,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以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暗示政治上的新旧交替)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古诗释意
刘禹锡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
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
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
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
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诗词赏析
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了贬谪地方之凄凉,被贬时间之漫长。表露出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以及痛苦而又孤寂的心情。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死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你怎样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景色壮丽,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概。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适用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3-16 18:11:24,编号是511878,格式pptx,体积大小243 K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