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

大道之行也
十三四岁是有很多愿望的年龄。你能讲一讲你有哪些愿望吗?大家的愿望都很美好,美好的愿望带给人无穷的动力。在个人愿望之外,我们还需要共同的社会理想,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课文《大道之行也》给我们描述的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4.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祭祀名)宾,事毕,出游于观(读guàn,宫门前两旁的建筑物)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读一读字音
贤与能           
其弃于地      幼有所
男有
  (一)通假字    
选贤
“与”同“举”,推举
、寡、孤、独、废疾者
“矜”同“鳏”,老而无妻 
  (二)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阔的路。
2.男有分,女有
古义:归宿。今义:返回。
3.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的古义:造反。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贼”的古义:害人。今义: 小偷,窃贼。
4.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今义:表判断或与“非”相对。
   (三)一词多义
1.修:讲信
盖简桃核狭者为之
2.为:能以径寸之木,宫室
天下
不必
3.能:选贤与
以径寸之木
……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原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的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出于自己想私藏力气,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原文: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家家户户)大门不关。这叫作理想社会。
1.谈谈你对“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理解。  
【答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三个分句是对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道”的分述。“天下为公”是说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的人和有才干的人担任,“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2.谈谈你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理解。   
【答案】“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 特别要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这句话点出了大同社会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在形式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形成整齐划一的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有分”“有归”点出大同社会的什么特征?
   【答案】“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这是大同社会另一个方面的特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4.写人们对财物、劳动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答案】通过人们在对待财物和劳动上毫无私心的表现,点出大同社会又一方面的特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答案】“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大同社会安定、和谐的状况的反映,其中折射出现实社会的黑暗、阴险,这正是人们迫切追求理想社会的原因。
【难点探究】“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答案】“世外桃源”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二者都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能受到关爱的基本特征,在“世外桃源”中有具体的体现,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体现。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社会的特征的描述,阐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1.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再具体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多用排偶句式。   
文章大多采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
3.用对比手法突出“大同”的特征。    
“是故谋闭……大同”,作者拿现实社会跟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这些在“大同”社会里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
《礼记》中的成语
【美轮美奂】
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伦焉,美哉奂焉’。”郑玄注:心讥其奢也。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后来用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
【温文尔雅】
《礼记•文王世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唐•孔颖达疏:“恭敬而温之者,谓内外有礼,貌恭心敬,而温润文章”。“尔雅”:近于雅正。《史记•儒林传序》:“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后来四字成文,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聊斋志异•八•陈锡九》:“(锡九)至郡见太守,历述家世。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移风易俗】
《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指改变旧的、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习惯。李斯《上书秦始皇》:“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仁心的人爱别人,懂礼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总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总尊敬他。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典中点》上的习题
温馨提示:以上作业的课件均见本课文件夹。

大道之行也PPT课件适用于大道之行也,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3-11 13:03:19,编号是511747,格式pptx,体积大小2.17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素材信息

编号 : 511747

体积 : 2.17 MB

格式 : .pptx

分类 : PPT课件

软件 : PowerPoint(PPT)或WPS

发布时间 : 2020-03-11 1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