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PPT课件二-人教版小学语文

《渡荆门送别》PPT课件二-人教版小学语文

渡进门送别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
2. 品析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情景导入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李白这位大诗人的心灵吧!
课前自主学习
资料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背景透视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课文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译文: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群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渐渐隐去,长江仿佛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原文: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空中云霞如同绮丽的海市蜃楼。我更加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辞万里为我送行。
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  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 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课堂总结
   本文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情。
当堂训练
1.李白,字       ,号         ,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          诗人。有“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
2.这首诗前六句着重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 
拓展延伸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渡荆门送别》PPT课件二-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渡荆门送别,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2-11 12:32:33,编号是511627,格式pptx,体积大小476 K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素材信息

编号 : 511627

体积 : 476 KB

格式 : .pptx

分类 : PPT课件

软件 : PowerPoint(PPT)或WPS

发布时间 : 2020-02-11 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