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写作背景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掉了脑袋。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真实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作者名片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常用文言词语。
•2、赏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清幽宁静的意境。
•3、结合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第一次先学后教: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2、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把握节奏。
3、赛读课文,比谁读得准确流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二次先学后教:译读课文  疏通文意
自学指导:看注释,查资料,译读课文。(如有疑问,小组成员可以交流、探究。)
翻译方法参考:
1、单音节补双音节;
2、省略内容要增补;
3、语序颠倒要调整;
4、增删补改是规律。
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子
一、掌握下列词语。
1、户(   )             2、欣然(             )
3、念(      )          4、相与(              )
5、交横(            ) 6、但(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乐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资料链接(一)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络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无薪俸,并规定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职所,其实就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资料链接(二)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他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之人。
第三次先学后教:品读欣赏    合作探究
•自学指导: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为什么找张怀民一起游,而不找别人呢?
•3、作者所见夜景如何?找出本文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并说说用了什么手法,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结合背景分析以上问题)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月色怎样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第四次先学后教:研读讨论    把握情感
•自学指导:
•1、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先找关键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寻”
•“相与步于中庭”
•2、作者自称“闲人”,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闲?它表现苏轼怎样复杂的情感?
领悟“闲”之情
   问题: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都包含在其中。
我的感悟: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
     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当堂训练:
一、解释划线词语。
1、欣然起行。(           )
2、无与乐者。(      )
3、至承天寺。 (        )
4、水中藻荇交横。(         )
5、相与步于中庭。 (           )
二、找出并翻译句子。
1、描写中庭月色的句子。
2、表现作者微妙而复杂情感的句子
l本课件设计思路: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对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要求,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出示学习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疏通文意→品读欣赏、合作探究→研读讨论、把握情感→总结全文、当堂训练等,中间适当配以图片及资料链接,该设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生不仅感到月夜美景,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记承天寺夜游》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记承天寺夜游,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2-10 13:57:43,编号是511614,格式pptx,体积大小534 K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素材信息

编号 : 511614

体积 : 534 KB

格式 : .pptx

分类 : PPT课件

软件 : PowerPoint(PPT)或WPS

发布时间 : 2020-02-10 13: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