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陶弘景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古代文人们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篇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巍峨的高峰插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明确: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
小结: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
•其四:俯仰结合之美。
•其五:动静相衬之美。
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 拟人化 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情感。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明确: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
明确: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二-人教部编版适用于答谢中书书,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2-10 13:57:28,编号是511613,格式pptx,体积大小3.59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