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峡》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 峡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大意,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并背诵全文。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朗读和翻译的能力。
 2.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新课导入
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称得上“峡”?
“峡”字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两山夹水”。
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据记载,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人民比较同情,对权贵有所不满;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作者对祖国的雄伟江山、秀丽风光作了形象的描绘,记述了不少生动的故事,抒发了爱国胸怀,文笔简洁精美,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起了先导作用。
文本介绍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它记叙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
字词积累
阙           叠嶂            曦
溯           湍              漱       
啸           属   
疏通文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整体感知
作者主要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分别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1)先写山,后写水。
(2)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夏天——春冬——秋天,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突出水势,写出水的大、急快。气势磅礴,一泻千
      里。突出“奔放美”
春冬:突出水色,写出水的清、绿。清澈见底,奇异峻秀。
      突出“清幽美”
秋天:水枯气寒,猿鸣凄凉。突出“凄婉美”
写法探究
1.本文写三峡四时风光,重在写水,为什么从山写起?而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为写水势,先写山势,因为有山才有峡,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更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2.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的悲凉、寂静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小   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来写。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奇形怪状的柏树,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课堂检测
1.背诵全文。    
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三峡》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三峡,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2-10 13:56:29,编号是511610,格式pptx,体积大小621 K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素材信息

编号 : 511610

体积 : 621 KB

格式 : .pptx

分类 : PPT课件

软件 : PowerPoint(PPT)或WPS

发布时间 : 2020-02-10 13: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