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

《最后一课》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

最后一课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新课导入
  有人说:“爱国是长大以后的事。”也有人说:“爱国是英雄之举,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没什么意义。”其实不然。爱国离我们并不遥远。爱国就体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比如,热爱汉语,学好语文,就是很实际的爱国主义表现。不信,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去了解韩麦尔先生与小弗朗士这对法国师生在面临亡国时的特殊感受吧!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在反复诵读中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重点)
    2.理解文中细节描写手法的作用;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心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难点)
    3.学习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重点)
作者简介
都德(1840—1897),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其后创作了许多以这场战争为题材的爱国主义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富豪》《不朽者》,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剧本《阿莱城的姑娘》等。
字词注音
锯木厂(   )       喧闹(   )
踱来踱去(   )     纵身(   )
督学(   )         郝叟(      )
诧异(   )         溜冰(   )
钥匙(       )      强迫(   )
祈祷(   )         哽住(   )
词语解释
征发:旧时指政府向征集民间的人力或物资。
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最后一课”是一堂什么课?
               最后一堂法语课
(或者说是“爱国主义教育课”)
    谁能介绍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文中哪些内容暗示这一背景? 
  背景: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文中开头写“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写“布告牌”,以及结尾处提到的“普鲁士兵的号声”等,都暗示了这一历史背景。
    基础原因:小弗朗士本质上并不坏,尽管贪玩,不爱学习,但还能管住自己;
    本能的反应:对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眷恋;
    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原因:韩麦尔先生充满爱国激情的言行的感染,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激发了小弗朗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体会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天真的热爱祖国的深情。
      屋顶上的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这一联想表现了小弗朗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愤慨和讽刺。
如何理解文中第四段“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阿尔萨斯地区的百姓在这两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征发人员、调集物资……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
这块布告牌简直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此,小弗朗士一见到许多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识到“又出了什么事啦”。
  这一句话,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课时的穿戴有何特别?其用意是什么?
  在上最后一课时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他穿上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韩麦尔先生讲了哪些话?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哪几点?这些话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韩麦尔先生的讲话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
  ①宣布“最后一课”,希望孩子们用心学习;
  ②批评家长并检讨自己对孩子们的学习不够关心;
  ③赞美法国语言。
  这些话鲜明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思想。
    韩麦尔先生的表情、语言和动作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的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先生的形象“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小弗朗士这一形象在文中除了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
     充当线索人物
  贯穿故事情节
  把不同的场面、众多的人物串联在一起
  从小弗朗士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
小说的情节是怎样组织的?
小说是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朗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写作鉴赏
1.细致的心理刻画。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我多么懊悔!”国土沦丧、失去自由、不许学习自己的母语,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万分愤慨,他一下子懂事了,成熟了。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侵略者给一个天真的孩子带来多么沉重的心理伤害,而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和祖国的语言又是这样的爱。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感人至深,使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具有了重大的社会意义。
2.典型的场景描写。
    文章在情节开端部分写了两处场景:一处是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这是小弗郎士早晨上学时的所见,这里的自然景象与社会景象,构成了产生“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一处是镇公所旁的布告牌前,真实、形象而又简练地交代出了这里已被异族军队占领。文章仅用这么几句话,就为我们刻画出了一幅殖民地生活的典型图画。
3.真实的细节描写。
    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甲虫,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课堂小结
  最后一课,改变了小弗朗士的学习态度;亡国的惨痛,唤醒了他的爱国之情。为什么要到即将失去的时候才热爱母语?为什么要到国家危亡的时刻才想到爱国?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和平,珍惜时光,勤奋进取,早日成才,建设祖国,保卫祖国。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朗读“宣布下课”的部分,再次感受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请同学们朗读下面这段话,谈谈你对爱国的理解。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最后一课》PPT课件一-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最后一课》 ,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2-03 11:34:53,编号是511477,格式pptx,体积大小288 K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素材信息

编号 : 511477

体积 : 288 KB

格式 : .pptx

分类 : PPT课件

软件 : PowerPoint(PPT)或WPS

发布时间 : 2020-02-03 11: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