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竹石
—郑燮
诗人介绍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文精讲
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来吗?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齐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诗意: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古人写诗,注意炼字炼句,常有许多精妙之处。请说说你对“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的理解。
一个“咬”字把竹拟人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
读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要像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要学习岩竹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无数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克服困难。
主题概括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 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
小组讨论: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
《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随堂演练
一、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 ( ) ( )
千磨万击 ( ) ( )
二、将《竹石》补充完整。
咬定青山 ,立根原在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三、课下搜集其他托物言志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拓展阅读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竹石》,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20-01-16 15:26:55,编号是511331,格式pptx,体积大小1.41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