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

《暮江吟》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

第 一 课时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写景的唐诗——《暮江吟》。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因此,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暮江吟》的自然美和语言美。(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书写指导:四部分都要写扁,大字要横长、撇和捺舒展,下边的日字稍窄一些。
组词:日暮  朝思暮想
造句:暮色中我隐约看到一只小船驶过来。

书写指导:口要小,人字要舒展、中间有一小点。
组词:呻吟   莺吟燕舞
造句:小芳特别喜欢吟诗作画。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把“铺”换成“照”、“射”好不好?
 不好,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实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照”和“射”都不及“铺”字形象、灵动。
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
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露水、月亮。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  可怜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秋天的黄昏,红日西沉,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夕阳是那样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课堂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

《暮江吟》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暮江吟》,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19-12-16 09:25:02,编号是510605,格式pptx,体积大小3.28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素材信息

编号 : 510605

体积 : 3.28 MB

格式 : .pptx

分类 : PPT课件

软件 : PowerPoint(PPT)或WPS

发布时间 : 2019-12-16 09:25:02

查看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