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
第2课时
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课主要写“我”和阿妈走月亮。那么“我”和阿妈走过了那些地方?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作者一起走月亮。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风景美、浓浓的亲情、丰收的喜悦。
我会读
带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全文。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读几遍。
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思考
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月光还会照亮哪些地方?本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想一想
月亮还会照亮哪些地方?
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也照亮了飘香的果园,还照亮了可爱的草塘。
仿写描写月光的排比句。
月光如水,月光如画,月光如诗,月光如歌。我爱月光如水般的晶莹,我爱月光如画般的美丽,我更爱月光如诗如歌般的隽永。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给本无感情的景物,附上幸福、甜美、欢快的情绪,如流水绵绵流长。
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水塘、月亮和我们形成了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
想一想为什么说“抱” 呢?
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一些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仿写句子
仿照“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写一句拟人句。
每一个小丘,都托起一个太阳。
我会读
自由读第6自然段,“我”和阿妈走啊走啊,来到田埂上,“我”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稻田的样子!
仿写句子
仿照上句写一句描写庄稼的比喻句。
满地里的谷穗儿长得像狗尾巴似的,金黄金黄的,看着爱死人!
我会读
“我”和阿妈还会走过哪儿呢?小组合作朗读8、9自然段举手回答。
你能模仿这个句式说一说吗?
我和阿妈走过月色浓浓的小树林,走过小山坡;走过凉风习习的小河边,走过打谷场……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借此来抒发“我”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感。
结合生活经验谈感悟: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
只要能和妈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我们都会感到幸福、快乐。
学了这篇课文,说一说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景色美、人情暖
本文写了秋天的一个夜晚,在苍山洱海旁,“我”和阿妈走月亮。体现了“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抒发了“我”内心的喜悦和幸福感。
一、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看,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 ( )
2、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2、阿妈喜欢领着我,在( )月光的小路上漫步。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作小船,
( )许多新鲜的花瓣。
三、如果你和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动一动你的五官,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提示:可以仿照着课文第6自然段写一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走月亮》PPT课件三-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走月亮》,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19-12-14 14:18:32,编号是510579,格式pptx,体积大小1.70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