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重点)
3. 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难点)
“走月亮”:
中秋夜,家家妇女都穿上新衣服,相约到街上走走。有的妇女甚至在月光下散步到鸡叫天明,仍然精神抖擞,据说这样做可以祛病延年。谓之“走月亮”。
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点苍山共有雄峙嵯峨的十九峰,山顶上终年积雪,被称为“炎天赤日雪不融”,更奇妙的是,每两座山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由上而下,顺东流淌一直注入洱海。
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地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此时,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
风俗: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汩汩: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水车又转动了,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我会写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 自然段):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判断对错
1.“鹅卵石”的 “卵”读“luǎn”,不读“luán”。( )
2.“田埂”的“埂 ”读“gèng”,不读“gěng”。( )
3.“稻穗”的“穗”读“shuì”,不读“suì”。( )
4.“风俗”的“俗”读“sú”,不读“xú”。( )
《走月亮》PPT课件二-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走月亮》,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19-12-14 14:18:20,编号是510578,格式pptx,体积大小1.99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