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5)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5)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

语文园地二
交流平台  
    本单元学习的是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教育我们做事要靠自己,不要想着不劳而获;《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待事物;《池子与河流》警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应该积极进取。
    这次交流活动的主题依然是“寓言”。大家可以介绍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寓言故事教给你的道理。
示例:
      我读过一则叫做《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可把他急坏了。
     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晚上,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定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的道理。
词句段运用
1.仿词。
  (1)读一读这两组词语,观察每组词语各有什么特点。
    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_________    __________
          lǜ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_________    __________
“源源不断”“念念不忘”这一组词语是“AABC”式的词语。
         此类词语还有:
        依依不舍  默默无闻  孜孜不倦  生生不息
         咄咄逼人  莘莘学子  侃侃而谈  欣欣向荣
   “无忧无虑”“无边无际”这一组词语是“ABAC”式的词语。
         此类词语还有:
    无法无天  自吹自擂  一心一意  人山人海
    无影无踪  尽善尽美  不卑不亢  忧国忧民
 2.仿句。 
  (1)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属于哪种描写?
   “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高兴地叫起来”都属于神态描写。
(2)照样子把给出的句子补充完整。
   他______________:“你真是急死我了!”
   咬紧了牙,跺了跺脚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啦!”姐姐 _______________   
     高兴得眼睛都亮了。
描写人物的神态应该掌握以下要点:
    1.要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因此,写作时要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细微的神态变化。
      2.在描写神态时,不能把神态和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状况等割裂开来。人物神态的变化总是受内心世界支配的,并且往往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表露出来的,因此,神态描写一定要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结合起来运用,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生动。
    3.神态描写要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愁,或惊恐,或悲伤,要根据文章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当时的处境而定,不能离开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4.积累一些常用的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或句子。
通知的格式要求
    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2.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一般要包括时间、地点以及具体要求。
     4.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2)请针对以下情况写一个通知。(二选一)
    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
      通知全班同学参观博物馆
通  知?
   4月9日上午9点,请全班同学在班级门口集合,一起去参观博物馆。                         
                                                                          李华
                                                                           4月7日
书写提示
        “艳”左部的“丰”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在横中线上侧,下面一横最长,在横中线下侧。最后的竖笔不要拖得过长,应与右部的“色”的上下间距相当。右部“色”的首画从竖中线的右侧起笔,竖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弯弧度饱满,钩要收得利落。
        “静”左窄右宽,左部的“青”上大下小,上部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在横中线上起笔,略向右上方行笔。右部的“争”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最后的钩要收紧。
       “植”左窄右宽,左部“木”的最后一笔变捺为点,撇竖笔画要舒展。右部的“直”中间三横长短、间隔均匀,竖笔在竖中线上起笔。
“霜”上部是一个变形的“雨”字,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左右各两点要呼应,横钩向里收紧。下部的“相”稍窄稍扁,左边的“木”变捺为点。
“睛”左窄右宽,左部“目”的两短横分别在靠近横中线的两侧。右部的“青”上面三横间隔均匀,中间一横最短,下面一横最长,下半部起笔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起笔在横中线上。
“害”起笔一点过竖中线,中部的“丰”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上,最短,下面一横最长,竖笔在竖中线上,微微超出最下一横,不要拖长。下部的“口”略扁略宽。
“最”上小下大,中间的横在横中线上侧,较长的一竖在竖中线左侧,左下部两短横间隔、长短均匀,右下部的“又”起笔靠近横中线,最后一捺舒展。
“集”上窄下宽,右上部的四横间隔均匀,最上面一横最长,中间两短横长度一致,最下面一横在横中线上,长度略长于中间两短横,略短于最上面一横。下部的“木”略宽略扁,横笔长于撇和捺伸展的长度,竖笔在竖中线上。
日积月累
    1.熟读这些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利用工具书理解每个成语的含义。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  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2.找来与这些成语相关的寓言故事,读一读。
    3.拓展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买椟还珠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一叶障目 
      对牛弹琴  画龙点睛  黔驴技穷  惊弓之鸟 
      塞翁失马  朝三暮四  三人成虎  愚公移山
快乐读书吧
    阅读课本上的寓言故事,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从客人的角度,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应该趁早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防患于未然;从主人的角度,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不要忘记感谢给你忠告和帮助的人,要学会认真考虑别人提出的建议的道理。
谢谢观看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5)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课件,语文教学课件,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19-12-13 10:25:34,编号是510541,格式pptx,体积大小1.03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

素材信息

编号 : 510541

体积 : 1.03 MB

格式 : .pptx

分类 : PPT课件

软件 : PowerPoint(PPT)或WPS

发布时间 : 2019-12-13 10:25:34

查看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