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不懂就要问
新课导入
你遇到过不会的问题吗?你敢大声提问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孙中山小时候“刨根问底”的小故事。
资料宝袋
私塾
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私人所办的学校。
字词乐园
会认字
背 组词:后背 背部 前胸后背
诵 组词:背诵 朗诵 吟诗诵韵
例 组词:照例 例子 例行公事
圈 组词:圆圈 呼啦圈
段 组词:段落 选段
练 组词:练习 练功 勤学苦练
糊 组词:糊涂 迷糊 糊里糊涂
涂 组词:涂色 涂抹 涂脂抹粉
呆 组词:吓呆 呆板 呆若木鸡
戒 组词:戒尺 戒律 戒骄戒躁
厉 组词:厉害 严厉 再接再厉
挨 组词:挨打 挨训 忍饥挨饿
楚 组词:清楚 酸楚 楚楚动人
词语解释
咿咿呀呀:形容声音,课文中指学生们的读书声。
照例:按照以前的惯例。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霎时:形容极短的时间。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词语运用
刚刚同学们还在班里( )地说话,上课铃一响,教室里( )变得( )。
词语积累
表示安静的成语
鸦雀无声 万籁俱寂 无声无息
悄然无声 夜深人静 噤若寒蝉
近义词 照例---照旧 流利---流畅
霎时---瞬间 详细---具体
反义词 认真---马虎 清楚---糊涂
多音字
bèi(背诵)
背 我背(bèi)诵完课文,把书都放到了背(bēi)包里。
bēi(背包)
初步感知
初步感知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故事。
初步感知2
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孙中山小时候如何上学。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孙中山在课堂上问老师背的书是什么意思。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孙中山不懂就问,不怕挨打。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
孙中山小时候是怎么上课的?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重难点2
“不懂就要问”,孙中山是怎么问的?
来到学校——流利背诵——先生念一句学生念一句
有什么用呢?——壮起胆子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态度诚恳
重难点3
孙中山这一问,同学的反应是怎样的?老师先后又是怎样?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重难点4
你认为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
勤学好问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读书求理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写作手法
反问句
含义: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感情更强烈。课文中,“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用疑问的句式,表达了孙中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勤学好问的品质。
运用:反问句,把答案藏在句子中,并且思想更鲜明、强烈,结尾用问号。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
流利地背书——不求甚解
死板地背书——有什么用呢?
勇敢地提问——先生讲解
勤学好问
拓展延伸
和“不懂就问”有关的名言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俄)普列汉诺夫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陶行知
课堂演练
1.给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这样糊里糊涂的背,没有什么用。
2.我们要向孙中山学习些什么?
善于思考 敢于发问
课下作业
1.学完本课,请你列出三条问题。
2.再搜集一个和“勤学好问”有关的名人小故事。
《不懂就要问三》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不懂就要问》,语文课件,教学课件,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19-12-04 18:04:57,编号是510322,格式pptx,体积大小1.57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