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
不懂就要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被后人称为“国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字词学习
我会认
左右结构 诵、例、段、练、糊、涂、挨
上下结构 背、呆、楚
半包围结构 戒、厉
全包围结构 圈
背 诵 照例 圈子 段落
糊里糊涂 发呆 戒尺
严厉 挨打 清楚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 ):旧时家庭、宗教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 ):拟声词。①形容某些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②形容小孩子学话的声音。
(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 ):①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通畅。②灵活;不凝滞。
( ):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 ):极短的时间。。
( ):形容非常安静。
整体把握
先读一遍课文,再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 )小时候在( )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 )地向先生提问的事。说明了他是一个( )的人。
课文解读
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学习年限,多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作课本。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旧时的人在私塾里读书和我们现在在学校里读书有什么不同?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在私塾里,只背诵,不讲解,孙中山能懂书里的意思吗?他是怎么做的?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体现了孙中山要弄懂所学知识的决心。
自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
孙中山这一问,同学的反应是怎样的?老师先后又怎样?
同学——吓呆 鸦雀无声
先生
先:拿着戒尺 厉声
后:收起戒尺 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
好学上进 认真执着
我会写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有的同学( ),
有的同学( ),
有的想:( )
有的小声嘀咕 :( )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说明大家并不是不想知道书里的意思,而是不敢向先生提问,孙中山能主动提出要求实在难能可贵。
读第七、八自然段,思考:
孙中山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就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孙中山为了追求知识,宁可挨打,这是多么好学求知的精神呀!
总结全文,感悟中心
不懂就要问
私塾读书:先生读→学生读→死读书
孙中山:生疑问→学意思→得解答
勤学好问 读书求理
思想提升
本课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为了弄懂课文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故事教育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勇于追求真理的优秀品质。
说一说,当你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拓展运用
关于好学的词语
勤学好问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牛角挂书
孜孜不倦 囊萤映雪 手不释卷 韦编三绝
学海无涯 废寝忘食 悬梁刺股 凿壁借光
谢谢观看!
《不懂就要问二》PPT课件-人教版小学语文适用于《不懂就要问》,语文课件,教学课件,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等类型的PPT教学课件场景。
该PPT课件发布于2019-12-04 18:04:44,编号是510321,格式pptx,体积大小2.85 MB,更多PPT课件尽在零PPT网。
[声明] 零PPT所有素材为用户免费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